第六百七十六章 郢州龙蛇(1/3)
魏征持续说道:“尔朱兆固然杀了孝庄帝,为尔朱荣报了仇,但自己也留下了弑君的恶名,北魏的各大实力派都开端讨伐他,其中以在关东的高欢和关中的宇文泰为首,而直接起兵与尔朱兆反抗的,就是后来北齐的开国天子,以神武大帝的威名与宇文泰并称与世的高欢。[..”
“尔朱兆不是高欢的对手,很快兵败,而惯于见风使舵的斛斯椿再次翻脸无情,杀光了前一阵还跟他称兄道弟的尔朱氏余党和私兵,向高欢投降。”
“高欢根本看不起斛斯椿这个小人,于是斛斯椿转而投奔了高欢后来扶立的孝武帝元修,挑拨元修和高欢之间的君臣关系,鼓动元修象孝庄帝杀尔朱荣那样地除掉高欢,惋惜高欢不是尔朱荣,元修动手不成,反而被赶出了洛阳,斛斯椿一起如丧家犬一样地逃进了关中,投奔已经在那里站住了脚的宇文泰。”
“此后的事情就是主公所熟知的了,高欢和宇文泰手里各自有一个傀儡天子,北魏决裂成东西魏,到了他们的儿子时,干脆把傀儡也废了,分辨建立了北周和北齐,那些是后话了。”
王世充点了点头,道:“这个斛斯椿真是无耻之极,为人重复,还一天到晚地挑事,斛斯政假如和他祖父一路货色的话,就算他再有才,我们也不应当与之结交,我们做的可是灭九族的大事,给这小子卖了那可就太冤啦。”
魏征点了点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长孙晟将军的曾祖父长孙稚。当年就是那个斛斯椿的逝世党,还亲身为他捕杀过尔朱氏的子侄和私兵,后来元修兵败后随着斛斯椿一起逃进了关中,回顺了宇文泰。”
王世充恍然大悟道:“本来长孙将军有这样的祖先,我本来一直只知道他的远祖是北魏时的开国大将长孙嵩呢。”
魏征笑道:“所以五胡乱华后,几百年下来,这些胡人也都和我们汉人没什么差别了,当年的胡人长孙嵩。他的子孙长孙晟现在成了我朝消灭突厥的第一元勋。主公,你真的没必要总是这样强调华夷之防的,胡人假如能心向汉家,选择我们汉人的生活方法和文化,那就不用总把他们当成胡人防着。”
王世充摆了摆手,道:“这个问题以后再说,那斛斯椿后来如何了?”
魏征道:“斛斯椿后来在西魏做到了大司马,得以善终,他一共四个儿子,其中小儿子斛斯恢在我朝做到过散骑常侍。而斛斯政正是斛斯恢的儿子。今年有四十七岁了,他早年做过北周武帝的亲卫。后来在我大隋灭陈时,以战功升为仪同,当时他正好在杨素的帐下,杨素对他的才干非常观赏。”
“主公,斛斯椿固然算是胡人,但是其祖父斛斯椿在北魏的时候一直是做文官,其父亲也并不掌兵,严格意义上并不是那种真正的关陇战功贵族。关陇的那些胡将们看他象是山东的文人,而汉人的五姓七看更是不可能把他当自己人,于是斛斯家就处于这种两头不谄谀的为难地位。”
“到了斛斯政这辈时,他固然也从过军、打过仗,但还是以当文官为主,这也是他固然才干出众,但多年来提升缓慢,年近五旬才到了这个州长史地位的原因。”
“斛斯政这几年的功劳多数被那韩世谔得了往,假如再没有人扶持他一把,帮他在朝中说话,只怕这辈子也很难进朝了。”
王世充本来听得连连点头,忽然想到了个问题,连忙问道:“既然此人有才干,而且缺乏人引见,而那杨素当年又夸奖过他的本事,为何一直不对他加以提拔举荐呢?”
魏征笑了笑,道:“由于此人以前很清高,不肯主动投奔。”
王世充笑道:“这就是了,这也是我这些年来接触到一些地下情报后才明确的事。玄成,实在举荐一个人是要冒风险的,假如有才的人,被举荐了以后,却不对你感恩戴德,那可能就会引狼进室,将来夺你的地位。”
“举个最简略的例子,高熲高仆射当年先后举荐了杨素和苏威进朝为官,成果最后却被杨素赶下了相位,几乎家破人亡,固然高熲的高风亮节让人敬佩,但对自己,对自己的家族却是没有什么利益。”
“而那杨素则一向是以家族的利益为先,随着自己不断地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他的兄弟和子侄们也都一个个随着沾光,一个个加官晋爵,比如杨玄感的这个上柱国,固然有自己的功劳,可他一出身就是仪同,顶得上我王世充出身进逝世打拼十几年了。”
魏征笑道:“主公才干盖世,自是早晚能出头,还是说那杨素,与他平辈的大臣中,在文官里,他只叹服高熲高大人,前吏部尚书牛弘牛大人,内史令薛道衡薛大人。”
“至于武将中,除了贺若弼、韩擒虎、史万岁、刘方、长孙晟、周罗喉这几个,魏征也没听过他夸奖过谁。哦,对了,上次举荐往幽州的那位李子雄大将军,是魏征印象里这近十年来,除了刘方刘将军外他举荐的唯逐一名武将。”
魏征顿了顿,持续道:“至于年轻人里能进他眼的就更少了。除了文武双全的主公您以外,中生代的将领里,麦铁杖将军当年是被他上报战功,不算是举荐,而杨义臣将军这回是靠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