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责任的牵引(2/2)

。袁仪迷糊着让阿梅扶起,再在迷糊中穿衣洗漱,直到坐着用膳,才清醒些,简单用了些粥,就带着画儿往益寿堂去,昨儿说了让立哥儿等着一道儿去学里。

自昨儿袁仪说了要与他一道,立哥儿就比往日里还要早起,早早用了膳,在院子门边儿等着,身边儿跟着仲秋。见她们过来就迎了上去。“怎不在屋里等着。”袁仪说着将自己的暖手炉塞到他手里。立哥儿推辞着,“我走了一路,身上热乎着。”他这才老实的抱着。

两人伴着往向晚楼走去。向晚楼靠近前院,南北开窗,上下两层,烧着地龙,少爷姑娘们不会冻着。夏日里方才移到水榭。

两人到时,已有两个丫头在抱夏候着了,是大姑娘和二少爷先到了。两人各自从丫头手里接过书袋,袁仪往二楼而去,立哥儿则在一楼。学堂里是不许丫头随从的。

“大姐姐安。”袁仪含笑跟四姑娘问安,“三妹妹安。”大姑娘忙起身回礼,这可是头一回,往常三妹妹可是不理人的,这次病愈后变得有礼可亲了!大姑娘暗自嘀咕着又拿过自己的书册“前日先生布了今日要诵读的,这会儿先生还未到,三妹妹可要先看着?”袁仪谢过她,自书袋里取了书册,安静的温书侯着。

等辰时过初刻,二姑娘也进了学堂,姐妹间相互问安着各自坐下。“前日先生布下的功课,三妹妹可有带着,近月未学,不知三妹妹的字可是还好?”二姑娘挑着眉问袁仪。

“不知,先生未过目。”袁仪无奈。这小姑娘怎么就跟她的字较劲了。

“不知冯先生今日会带哪位大家的画与咱们观摩,可别再画荷了。”大姑娘笑着说道。大姑娘今年十四,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模样。一身嫩绿的裙衫把她衬托的像那含苞未开的荷。已是定了夫家。

“应与冯先生说,冬日里该画梅。”二姑娘笑的明媚。

冯先生对袁仪补上的功课还算满意,督促着要多练字。所谓熟能生巧,近月未练,生疏了些许。袁仪点头应着。

从她能下床,就在书案找着原主的字,下意识的对着笔迹练习了几回,昨日默的书,是对照着原主的笔迹,看着是生疏了些,往后再一点点转到自己的笔迹。

书画课冯先生挂出的是一幅山水墨画。让姑娘们临摹。

午时立哥儿随袁仪回了院子。两人用过午膳,来到书案前,立哥儿从他自己的书袋里取出了册书卷递给袁仪,是册《风俗志》,袁仪意外道“哪寻的?”

“昨日找大哥哥借的。”昨日袁仪回了院子,他就去寻了大少爷,请教了课业,末了还让大少爷帮着找这类书册。正好大少爷有这么一册《风俗志》,就取了借他。大少爷还好奇他怎么对这类杂书有兴趣了。

袁仪欢喜的看着。可惜没机会出门,最好是下回出府去书铺找找看。

两人歇了会儿,就去了学里。姑娘们每日未时跟着冯先生弈棋或是跟着陈先生学抚琴。姑娘们的琴课时间是少爷们的书画时辰,哪位姐妹抚琴好,少爷们书得也洒脱些,画更灵秀些;要是哪个姐妹抚差了,少爷们的书画也就凌乱些!原主小姑娘不善琴棋,每每让众少爷们头疼。如今换袁仪来了,少爷们该是更头疼些!

袁仪木着脸,假装没见着二姑娘正挑眉得意地看着她,淡定的回到位置坐下,内心却崩溃了。不说二姑娘如何,同样的琴,大姑娘就抚得温柔婉转、六姑娘抚的琴曲是清幽悦耳,自己却是弹出穿脑魔音。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