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姬将军(1/2)
那天,姬将军看到我穿身新衣服在外边逛荡,那时他正在王府的门外和巡逻的士兵交代什么事情,好像是要他们加强戒备,看到我后,招手把我叫过去。
因为有船,就无所谓涨潮落潮了,姬将军摇船的手艺也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一个马上的将军,摇橹一定是个门外汉,可是我错了,那条小船在姬将军的手里成了一条梭子鱼,载着我们向着涨岛飞快地驶进,风平浪静,不消一顿饭的功夫,我们就登岸了。
站在岸边,抬眼一望,上次我掉下去的那只洞口,应该隐藏在半山腰的野草丛里,要不是那块突出来的、边上长了一棵松树的岩石,我也不会轻易找到,因为三狗曾抱着那棵松树在石头上哭过,所以我记得很深刻。
白天看来,那洞口真不算是一个洞口,它掩在那块大石后边,洞口还长满了密不透风的草,从岛下往上爬,人的视线在这里正好是个死角,我纳闷那晚黑灯瞎火的,我是怎么掉进去的。
也许这就是天意,老天让我穿到这里来,也许就是让我现这个洞,这个像一只脸盆一样大小的洞。
我自靠奋勇,第一个脚朝下钻了进去,很快,我就感觉到了意料之中的湿滑,整个身子不由自主地一直往下边溜去,不过知道有姬将军在后边,这次我一点也没有害怕。到底以后,赶紧站起身来,靠在一边,姬将军那魁梧的身板砸到身上可不是好玩的。
姬将军先把我们带的家伙从洞口顺下来,过了好半天,哧溜一声,他才掉落进来,原来,那只窄窄的洞口让他费了好半天劲。
我们打着了火折子,燃起一只火把,顺着洞往里走,这时,我才看清楚洞里的原貌。 除了刚一进洞时地底上很湿滑以外,往里走上二十几步,地面和洞壁就相当的干燥了,洞壁没有突出的岩石,相反十分光滑,但手扶上去感觉很坚硬,姬将军走在我后面,我看到他用佩刀去挖那洞壁,只在石壁上留下几道白印。脚底下的路一直微微往下方延伸,前方的洞顶在火光的照映之下显出一片白光。
一开始,我在前边走,我和姬将军边走边聊,从和他的话中,我了解了他们上岛之前的一些事,比读历史书更有了一层身临其境的感觉。
姬将军告诉我,以前齐地统归田王所有,那个时候田王兵强马壮,既不事楚,又不事汉,好不自在。那时他姬将军是名符其实的将军,统领上万兵马。后来因为田王和楚霸王项羽结了梁子,两家打了几年仗,那项羽乃万万人敌,交战多次,田王均不胜,眼看齐地就要不保。但是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
我问道:“什么转机?”
姬将军说,因刘邦攻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从齐地撤军,驰援彭城,田王有机会收复了许多失地,整个齐地又重归田王所有。三年后,刘邦派了一个谋士,他应该叫郦食其,让他游说田王,说史要齐汉联合,将来共享富贵。
“然后田王就答应了。”我说道。姬将军看着我,说道,“正如你所说,齐国君臣为其所动。”谁知道那刘邦一边耍嘴皮子,一边让韩信率兵攻打我们,你不知道,那时郦食其尚在齐地,田王早已命各关隘解除戒备,以致齐地七十座城池尽数被韩信所占。
“然后田王一怒,把郦食其煮了?”我说道。
“我现,你这孩子知道的还不少,煮郦食其之事,只有我们几个田王的心腹知道,外厢只是说斩的,你又是如何知道?”
我们正通过一处十分紧窄的通道,因此姬将军没有再问,我隐约感到他在我身后,被洞顶的一处穿越的石头碰了脑袋,他没吭声,只是揉了揉,在我的眼里,姬将军称得上是一个沉稳型的男人,四十来岁,在我原来的那个世界,有个演过骆驼详子的男演员,叫张丰毅,和他长得一模一样,只不过,他留着很好看了一绺黑胡须。
他接着说道,“刘邦这事做得不磊落,行一套做一套,得了天下又如何?”
我说,“姬将军,恐怕事情不止这么简单吧。还有个更不磊落的人,不知将军知不知道?”
“谁?”
“韩信。”
“我倒是一直以为韩信是个有才之人,是他用了十面埋伏之计打败了项羽,为我们田王报了一箭之仇,田王也这么说过。”也许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局限性吧,当局者迷,我边走边说道,“想那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一小卒,因不满得不到升迁,转投了刘邦,他应该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跳槽者了。”
“跳槽?”姬将军不解,我也恍然大悟,这个词他是不知道,“就是背主求荣的意思。”我解释道。
“哦,我明白,我明白,我见过当牲口的,见这只槽子里的料不好吃,就跳到那只槽里去。”
我暗笑,原来跳槽的本意是这个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好多词都有了新的所指,而原来的本意却渐渐生疏了,看来以后不能在这方面闹笑话才是。
“别的不说,就说韩信攻打齐地的事,并非是刘邦的主意,这个韩信,是个好强显胜的人物,当他得知郦士其不费吹灰之力便说服齐国,心里肯定十分不快,他手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