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节 平视论交(2/5)
吗?前两天我在你这儿买书了呀。”
伙计想起来了,当时他还偷乐,心说这个傻货真买两套一样的书走。
伙计指了问:“这虎是你的?”
李虎还是有些矜持,淡淡地说:“是呀。你可能想不到,那套书里有教怎么做。”
伙计傻了。
真有假有?
他急于‘弄’清这个。
李虎便又低声哄他说:“今天借我个地方,我就说是从你书里学到的,怎么样?我要是卖了呀。我再买你一套书,还请你吃饭。”
李虎也就这一手了:吃饭。
伙计为难地说:“‘门’全堵住了呀。我是没啥。我们东家……说不定一会儿来,今儿逢集,生意好,还会有他朋友上‘门’。”
李虎说:“你就你赶不走。”
他让伙计去看,箱子确实不在‘门’口,只是人越来越多,渐渐里三层外三层,把‘门’才给挡住。
疯狂的人们唏嘘完,逮着狗栗子就问:“这是卖的吗?这真的是石头的吗?”
狗栗子穷于应付,还不是逢到别人问多少钱,自己根本不知道,扭头再问李虎。李虎回了一句:“八十两银子。”
李虎从书铺下来,又从腰带上取下来一个拳头大的小虎,給放大虎‘腿’底下。
小虎更‘精’致。
但它小。
众人的眼睛全在大虎身上,谁也不管那拳头大小的吊睛白额虎,都觉得是陪衬,不自觉忽略掉。
直到李虎大声告诉说:“这大的是石头做的。这小的是‘玉’做的。”
有人喊问:“大的才八十两,小的呢,买回去逗我宝贝儿子还好。”
李虎笑道:“小的八百两。”
因为工费是‘混’着算的。
李虎的价格,就是二十两的四倍,还有一百八十两、二十两合起来的四倍。
当然,这样对小虎来说不够公平,它的四倍,利润太惊人了……而实际上,成品‘玉’物件一般也就是这样翻倍卖的。
终于有人说:“这小虎在大虎跟前,那就是猫跟虎的区别,八十两贵了,你要是肯五十两卖,我就回去问问我们东家,放铺面招揽人气。”
狗栗子知道成本,一看三十两的赚头,立刻眼巴巴朝李虎看去。
李虎却根本不是为卖了换钱。
他回话说:“听一听,先生说这虎可以招揽人气。何止?辟邪,镇宅,装饰书房……只是八十两,一点都不高。少了八十两,不卖。”
狗栗子一下把脖子缩回去了。
还不卖?
赚三十两还不卖?
三十两是多少?
将近十万钱。
李虎他还不卖。
一个士绅模样的看起来懂行。
他喷口热气,趴跟前看了,紧接着一咬牙,手伸上,‘摸’了‘摸’,惊叹说:“打磨得光呀。”他回过头来跟人说:“这是金钱虎。斑用的是正铜‘色’。”
很多人附和,他掉头回来问李虎:“这额头白一块,有啥讲究?”
李虎信口说道:“世有青龙、白虎一说,这白虎已不多见,但是一般老虎们的眼睛上面,下颌,两腮,往往是白‘色’的虎斑,而越是凶猛膘‘肥’的老虎,越是白头多,据说长寿的老虎,白‘毛’就会长到额头上。我们常说的虎中王者——吊睛白额大虫,就是指这个白‘毛’长了额头上的。”
士绅“哦”一声,像是恍然大悟。
人群中有个猎户模样的见过老虎,大声附和:“后生说得对呀。这老虎奇了怪了,一身‘花’斑,它就脸上和眼上白的。这点我可以证实。越大的老虎,脸越白。”
都不用他证实。
李虎是经常看到真虎的人。但他一证实,却是为虎添了几分神气,身上穿着一般的,渐渐都散了,但是那些看起来像财主的,却是围着打转,有的还去掰老虎的牙看,看看多少颗牙,好像看牲口岁数一样……书店里的读书人,正要去书店的读书人也都围着转,稀奇物件呀。
不断有人讨价还价。
还有人说:“买个石狮子,一对也不过二十来两。贵了,贵了。”
这大街上人来人往,有些骑马、坐轿的到这儿就走不动,不知是路走不动,一问情况就过来。
一个轿子上还下来个‘女’的,带个丫鬟,停着看稀奇,家人都催不走。
但人也怪,讲价的特别多,却没有八十两一口不还,要上走的。李虎却一文不让,狗栗子再缩,都把脖子缩短了,他就听李虎说:“我们是易县杨家村的,来保郡,这虎运来容易吗?不容易,就想让大伙看看我们的石工怎么样儿?这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我们的招牌,所以不会让一文。”
偶尔有人拿起了小虎,一声惊叹:“这小虎也‘逼’真,更是‘逼’真呢,还真是‘玉’的,这小虎呢。”
小虎已经添到四百两了。
李虎这个却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