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桃源寨的狗(2/3)
出奇才能制胜,出奇才能引起轰动,轰动自然就有了名人效应。
朱伯就想,如果将八哥狗变成九哥狗,臭老九的九,知识分子的代号。像自己儿子能当上拿美金的教授,还不是多得沾了“九”字的光?要将八哥变成九哥,也就是要将八哥变得有化一些、有风度一些、有内涵一些,能出得了厅堂,进得了大室。朱伯想过了,八哥要变成有中国特色的九哥,首先得背唐诗宋词,那可是中华化精华的精华,将精华的精华学到手了,那就是龙化的传狗了。朱伯是个有远见的人,他教八哥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时候,就没用汉语,而用英语。试想想,别人到国外喝了几年洋水,回来立马就叽哩呱啦地当上了教授,何况他的八哥狗是准备进口转外销的,不懂英语怎么行?万一海关又要考英语合格才能出关,岂不白费了功夫?再,他朱伯还有一个宏图大志,就是要八哥狗的儿孙将唐诗宋词走向世界。虽然他儿子已经在美国讲授唐诗宋词,但人们早,诗是不可译的,就连歌德那么伟大的诗人,翻译李白的诗也翻译得不伦不类,何况是一般人呢?狗通人性,看看,世界名狗齐集桃源寨,也没见谁跟它们产生难勾通的问题。人类看似不可逾越的东西,对于狗们来,无疑是菜一碟。他相信,只要八哥成了九哥,绝对会在一声一吭之中,就将唐诗宋词美妙的意境送入主人的心中。
朱伯有宏图大志,刘妈也有不差的期望。她之所以能拥有英国的斑点狗,就在于她的女儿能跳孔雀舞,将英国女婿跳回来的。朱伯整日对着八哥摇头晃脑吟唐诗宋词,她则不声不响地教斑点狗孔雀开屏。她想,只要斑点狗开屏开得美仑美奂,一个不心就开到英国王子身上去,也是有可能的。
屁股大的桃源寨,有什么秘密可言?朱伯有志,刘妈有望,大家岂能无欲无求?于是,各家都又在斗奇方面大出奇招了。有的教狗拉二胡,有的教狗吹笛子,有的教狗舞狮,有的教狗打太极,有的教狗练书法,有的教狗捏泥人,有的教狗剪纸,总之,教的大多都是挺艺的。
也不知是狗们的学习课程太重,还是名狗们太娇气,不到半年,许多狗都病了,而且都是些怪病。有的嗜睡,几乎一天到晚打呼噜,闹得主人没法安睡;有的胖得离谱,除了动一动送到嘴边的狗食,几乎再懒得一动;有的精瘦无比,纸一样薄,风一吹就倒;有的下身有毛上身没毛,半身像狗半身像猪,令人哭笑不得。至于挑食、使性子、皇帝一样要人百般服侍,那已经是问题了。但狗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爱拿红包和上山去捉蝴蝶。睡得再死的狗,胖得无法动的狗,只要主人给红包,它们准会一蹦三丈高,一口咬住红包,嗵嗵嗵就往山上奔,整日整夜地疯玩,全没了回家吃饭、回家睡觉的意思。有好事者建议禁狗上山捉蝴蝶,也真禁了。可这一禁就坏事了,没几天,就死了好几条名狗,哀得主人又是大哭三天,又是大办丧事,影响比狗上山捉蝴蝶更坏。没死的狗也一付病恹恹的样子,弄得主人手足措,遍找名医。
当人们发现,宠医生除了会打打西林,什么都不懂之后,不禁大失所望。大失所望之余,都抱着狗去上山捉蝴蝶。
那些日子,桃源寨宠狗户主,不管是眼睛,还是嘴巴,飘动的都是蝴蝶。
不是天人合一,而是狗人合一了。
但不管怎么,宠狗们的精神好多了,也肯学习了。那诗声、二胡声又街坊可闻了。
不过,弃狗还是越来越多。大概是因为花了那么多心思,非但没一条狗成奇,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使手头变得紧巴巴不,狗也变得似狗非狗,身上再也找不到一点名狗的光彩。
这时,老费的家有了狗吠声。起初,大家都不以为然,心想我们都养得精疲力竭,都没养出点名堂,你老费能有什么能耐,能让鸡变成金凤凰?
直到,直到老费的狗一批接一批被商贩买走,数的是白花花的银子,人们这才对他刮目相看。
问老费,你的狗是咋养的?
咋养?就那么养呗,养狗那么养呗。
屁话,等于没。
问的人都愤愤然。但也没办法,那是人家的商业秘密。看他老费,院子的门从来都是紧闭着的,谁也不给进。当然,除了商贩。认命吧。人家老蔫懒,也懒出只会画地图的猫,这不是命定是什么?
也有不认命的人。夜半三更,他们悄悄蹲在老费的院子外面,希望能听到老费****狗的片言只语。但大多时候,蟋蟀叫累了,青蛙唱哑了,老费的院子仍是静悄悄的,只有狗不时发出的吠声。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听到了老费的哭声。那是老费夜深从外面回来,怀抱一只布袋,袋里有物在动,他们猜那肯定是只狗。回家不久,老费的哭声就传出来了。一般,老费带狗回家之后,都会哭上三晚。
对狗哭?神经有毛病吧?
但不久老费不哭了,倒笑了,像孩子那样笑得天真活泼。那晚,当老蔫这个过气名人,好不容易来了点劲,便抱了那只懒猫,翻过老费的院墙,悄悄地站在老费客厅的窗前。只见老费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