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离朝(2/7)

君王他也是人也有一天终会苍老。那个昔日要一统天下重整朝纲地年轻帝王在岁月的消磨中也渐渐老了。

曾经一股作气灭掉四大世家之的蒋家。再不顾群臣反对一意孤行的大力提升穆家最后联合水家中立苏家全力打压琴家让朝堂之上。昔日四大世家鼎立左右朝纲的日子不再那份魄力与勇气如今已经只能放在心中慢慢回味。面对著越来越多的朝堂国事还有众皇子明中暗中不计手段的夺嫡之争他也感觉到了心力憔悴。

本来对面前地这个年轻人。他真的是自心底肺腑地欣赏。把他当成了辅国中兴地栋梁之材一心想要把他培养成日后扶佐新君保他大唐基业千秋万世的不二之臣不光是才华更重要的是。他的手腕狠辣大胆……

很多李泯其实早已知道的事。可是他已不敢再随便动手他已经不是当初地那个意气风的年轻人他老了考虑的事情更多。朝堂之上也更加追求稳定与平静。虽然明明有些知道不妥。养虎为患。可是他还是忍著以防朝局波动。引他国趁机捣乱可是这个年轻人的到来让他又看到了往昔地那个自己一样地胆大心细。一样的无所畏惧。而这正是朝堂之上那些畏畏尾的股肱之臣金紫大夫们所最不具备地。

或许他们也同样有才、更有的德高望重、可是因为太多的硕虑。反而不及面前这个年轻人的大刀阔斧。而李泯需要地正是这样地一个人才。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许许多多的人也没有想到蒋琬竟然会在途中遇刺。同行地轻骑将军徐长卿更是身先死难。所有大臣都在叫嚣那些刺客太猖狂了应该制一制了。对于蒋琬没有完成任务便擅自回京。虽然于礼不符。神册帝也并不打算多有怪罪。他仍然要对蒋琬继续重用并迅地入主朝政中枢。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三年五年?还是十年?

他不知道。也不敢等每天听着底下所有人地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他忽然觉得可笑和一阵苦涩。在当上皇帝之前所有人都对这个位置心急手热等到老了才现一切其实都没有自己原初想象地那般重要。

就算当上了皇帝那又如何难道有人真地能够活一万岁吗?到头来其实还不是帝业王图皆成大梦?

便连曾经一统六国的秦始皇派出多少方士求医问药寻找著海外地仙山宝岛最后又剩下了什么?文治武功俱称鼎盛的汉武大帝北击匈奴南扩万疆最后也不是难逃一死?

可是他也不想去取消这项传承千年的制度不管万岁是如何的虚假朝官知道。每一朝的帝王都知道可是他们却需要这样的一个精神麻醉江山日暮老年人更喜欢沉缅于往事有的时候他也会在疲倦之余。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皇宫之中想象些往日的辉煌沉浸在千世万世基业永固江山流传的美梦当中看著那些人前人后趾高气昂的大臣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却只有一个个跪在自己面前山呼万岁这种尊崇与高高在上的感觉谁又能摆脱。

可是他没有想到也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明知道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好走。蒋琬却请求暂时离去要觅一僻静之地为情儿治伤。

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大为不解而太子一党却是心中欢喜无限走了就好你这一步走出去就再也不是朝庭命官再要杀你可就没有什么人会注意的了他们巴不得蒋琬离开朝中好少一个绊脚石也好减了昭王那边的一份实力你这一去可再也回不来了别说三年五年。也许只要一年这朝中就形势大变谁能说得准。李泯还有多少时间好活?

京城变幻多端历来都是风云莫测也许一夜之间。巨富之家就成贫寒之士;今日的帝王明天就会成为曾经日日在自己御阶之上跪拜臣子们的阶下囚……

天要变谁也拦不住。也没有人能猜准如果能猜准他就是圣人了。天下还有什么事。可以放在心上。

对于蒋琬的离朝太子一党极力支持。说这是人之常情治病救人乃第一大事。日后再为朝庭效力不迟。李温斜眼看向李穆李穆却一直低垂眉眼不知道在想什么。本来应该是他第一个站起来反对地可是此刻听著朝堂之上不绝的争吵之声他却诡异的一言不。

李温本能的感觉到一阵奇怪只是对于能赶走蒋琬这件事无论从哪里看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也就未细想仍是竭力支持蒋琬离开。李温支持他属下的臣子自然见风观影。纷纷跟上而李穆那边大家看昭王都没有出口自己自然不便乱说第一次集体城口不言。这下整个朝堂除了少数几个声音竟然全是支持蒋琬离开。

世事就是如此奇妙本来李温是蒋琬的敌人可是却大力支持蒋琬地这个举动。世间没有什么敌对朋友只有利益在自己的利益上。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真的也可以说成假的如此不合理的要求。满朝文武反而纷纷出言赞赏。蒋琬自提出奏表之后。便退回原位。不一言。只是嘴角边泛起一抹冷笑这个结局。早已经在了他的意料之中否则他也不可能在此时提出离开。

在那些大臣们心中眼里区区一个小小地婢女算得了什么死了也便死了哪里及得上自己的前程万里锦秀将来……怎么能拿一个婢女的伤病便枉顾国事?舍弃君王朝堂而去就著一个卑贱的婢女。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行足可诛其九族也让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