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离京(3/4)

不多时,立志社的其他四位结伴而至,这四位都领到了新的职务,**和冷雨去福建,在福州府下的两个县任七品县令。文魁去河南南阳县,正好是冷雨的老家。马元本是二甲进士,决定留下来考翰林,希望能进翰林院。

夜!寂静的皇宫里,李柔的房间里灯火透明。沐浴之后,李柔捧出孟觉晓送来的蓝布包袱,小心打开薄薄的用线装订好的书出现在面前。上面有三个大字《西游记》。

李柔很快被其中的那只猴子吸引了,看的甚是投入,一点都没有意识到房间里来了人。

一直到那人站在身后,挡住了光线时。李柔才不快的转头道:“别挡着光!”

看清楚是满脸微笑的德裕皇帝时,李柔连忙要起身行礼。德裕最喜欢女儿的就是这点,虽然受宠,但是从不失礼数。

“看的是什么?”德裕皇帝伸手拿过《西游记》,看了一会之后笑了:“这谁给你的?”

李柔低着头笑了笑没说话,德裕皇帝顿时明白了,李柔在自己的面前,只有提到孟觉晓时才会脸红。

“这小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他倒好,写这么个东西给你看。”德裕皇帝看似在责备,其实验上的笑容更浓了。

次日”正货晓在力志社的四位同仁的陪同下出现在朝天门下!离别总是让人感觉沉重的,码头后面的城墙上,周致玄独自站在城楼下,远远的给他的学生送行。

“周兄!我以为你不会来的!”蒙先豪的声音从后面响起,周致玄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的说:“我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但是我不会解释。”

蒙先豪笑了笑,陪着周致玄并肩站在城头上,居高临下的望着绕城而过的长江,还有码头上喧闹的一切。

两人就这么平静的站着,谁也不肯先开口,也不需要说什么。

码头上突然之间热闹了起来,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群读书人,围住了孟觉晓等一干人。“孟六,听说你要外放河间府?”有人大声的问,孟觉晓笑着点点头道:“是!”

一声“是”之后,运些读书人顿时炸了窝。

“历朝历代,状元公没出大错,哪有外放的?这一定是茅相记仇,报复孟六。”不知道是谁喊了这么一嗓子,这些读书人顿时来了尽头,纷纷嚷嚷道:“孟六,你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你不能走,只要你点头,大家陪你去求皇上为你伸冤。”

远远的看见有更多的读书人往码头来时,孟觉晓觉事情不对了,嗖的一下跳到码头上的一块大石头上,扯开嗓子喊:“大家静一静,听我说。”

人群总算是安静了,孟觉晓这才慢慢的说:“大家别激动,状尧外放虽然没有先例,但有那条规定,状元不能外放的?大家这样子,不是在帮我,而是在害我。都回去吧!孟觉晓谢谢大家了。”

这么一说,大家倒是不闹了,但是都不肯走。纷纷表示要送孟觉晓。

这时候更热闹的一幕出现了,一群秦淮河上的姑娘们,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出现了。领头的是玲珑阁的桑奴,这些女子到不是来闹的,她们各自拿着乐器,也不上前,就站在十几步外弹起各自手里的家伙,唱了起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这群姑娘们的歌声中,孟觉晓上了船。这些女子不上前话别,而是用这种方式,因为她们的身份低贱。她们敢于在大街上拔孟觉晓的鞋子袜子,却不敢上前来话别。前者是因为卑慕,后者是因为敬重!

船终于离开了码头,青楼姑娘们依旧在唱着“今宵再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船头的孟觉晓不住的挥手,朝那些前来送行的姑娘们。整个金陵城,或许只有这些身份并不高的人,她们来送孟觉晓的目的是单纯的。

船舱内,珠儿正抱着一个痰盂,在那猛吐。吐完之后,表情虽然难受,脸上却是笑眯眯的。船头上的孟觉晓进来了,珠儿连忙放下幕盂,不曾想又是一阵恶心。

孟觉晓还以为她吃坏肚子了,上前来帮着拍着背,柔声道:“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怎么不早说,也好去看大夫。”

珠儿笑着摇头道:“没事,奴家看过大夫的。”

心里有事的孟觉晓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转头出了船舱,往船尾而来。珠儿张嘴想叫住他,却有闭上嘴,没有说啥。

后舱有两个舱房,分别住着四个丫鬟和四个别人送的属下。这一行人呢,明显有点杂。孟觉晓可不想稀里糊涂的就这么继续上路,趁这个机会,暂且把规矩做起来。

站在后甲板上,孟觉晓背手而立,等着庄小六把一干人等带来。很快这六个外来户都到了,男的站一边,女的站一边。孟觉晓且不回头,继续背手而立,似乎再看江上的风景。

这些人到也没有显得不耐烦的意思,老老实实的站着不动。半个时辰后,金陵城早就看不见了,孟觉晓这才回头,严厉的目光扫了一遍。

看到哪个,哪个不自觉的都把头低下。

孟觉晓心里清楚,他们现在低头,是为了能在自己的身边继续呆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