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区成立(3/4)

,肚子已然有了规模

杨雪微笑,“到时记得请我喝喜酒”

刘运峰点点头,在众人的艳羡中退了几步,又跟在了杨雪身后,过于出众,并非刘运峰所愿

到了卖豆腐脑处,杨雪停了下来,向人群说道:“大家都没吃早饭?我请大家喝豆腐脑,喝过之后,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别跟着我了”

说是杨雪请客,钱当然不可能让杨雪出,刘运峰早早的把钱结了,回来坐在杨雪面前,还在小声的嘀咕:“怎么豆腐脑也涨价了?”

“怎么回事?”杨雪关心的问道,这已经是最近他第三次听到关于涨价的事

“最近物价都有在上涨,豆腐脑,油条,还有各种蔬菜,涨得还挺厉害呢”刘运峰一脸不解,“往年现在也不是涨价的时节啊”

“豆腐脑一碗涨了多少钱?”

“三角,涨的不多,可原来才五角,这涨幅可不小”刘运峰不解的摇着头

杨雪同样不解,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和贺长富坐在一声,谈了这个问题,贺长富呵呵笑道:“物价上涨,说明小黄庄乡富裕了啊”

黄鸿光接着说道:“经济飞发展,物价必然同步增涨,过去的小黄庄乡,豆腐脑卖一角也没有买,为什么?大家手里都没有钱,现在,卖八角还是大堆的人吃,为什么?大家手里有钱”

道理浅显易懂,杨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正如两人所说,物价增涨,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那么,这个物价的上涨,应该会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小黄庄乡那一部分贫贫的人,他们该怎么办?他们的收入,是不可能增加的

杨雪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在餐桌上提出来,现在的杨雪,已经不会没有目的得提出问题,或者,只有得到答案的时候,杨雪才会提出问题

杨雪将这一问题交给了刘运峰去调查,同时叮嘱刘运峰,已经要多调查几户,多调查几个群众

九月初,杨雪被谢明阳一个电话召至江海市,在谢明阳的居,杨雪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而且与他有关,丽景市要成立区,区辖四个乡镇,其中,就包括小黄庄乡

初听这个消息,杨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区的其它三个乡,赵堡镇、流沙镇和丽景市郊区的秀水镇,都是丽景市赫赫有名的经济强镇,小黄庄乡如何被选上的?

谢明阳为杨雪作了解释,从地理位置上,小黄庄乡和其它三个镇连成一片,小黄庄乡是穷,但是发展迅,青阳山又风景秀丽,再加上幸福路的维修,这就为小黄庄乡的入选原因

但是杨雪依然不明原因,为什么要成立区?

这个问题,谢明阳没有解答,在全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下,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回答,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杨雪带着疑惑离去之时,谢明阳颓然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最重要的一条原因,是政府可以在这种乡村城市化的建设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难怪袁少卿到小黄庄乡来视察,难怪袁少卿问得那么细

原来,不过是为了区的建设选择乡镇

从心理上讲,杨雪并不反感这种区建设,对于区建设的优缺点杨雪也无从得知,但是,杨雪隐隐的感觉到,这种区建设的模式,对百姓并无好处

不管杨雪想与不想,看法如何,区的政策,还是在市里公布了

区有常委副市长袁少卿直接负责,区的区委书记,是黄川县县委副书记苗玉田,区长,是黄川县财政局副局长,吉臣风

没有任何的缓冲,突如其来的消息,席卷了所有人的思维

小黄庄乡的机关干部,也沸腾了,小黄庄乡的工资远逊于丽景市,如果成立区,势必和丽景市拉平,这对他们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杨雪同样没有想到,丽景市成立区的决心,是如此之大,如此之快

作为当事乡镇领导的杨雪,如果不是从谢明阳那里得到消息,杨雪就和机关同志一样,被蒙在鼓里

原本,杨雪想将小黄庄乡独立发展为区,但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杨雪唯有服从

区政策一经颁布,便开始雷厉风行的执行,没完没了的开会,没完没了的座谈,但中心只有一个,区的规划,区的建设,杨雪从中,感受到了浓郁的袁少卿风格

区风风火火的成立了,地点,设在秀水镇,当然,区的成立,对杨雪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四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在区都被任命区委委员

至少从行政级别上来说,杨雪已经上升至副处

而这一结果,对贺长富来说,却不谛于当头一棒

理论上,是杨雪抢了贺长富的正科,又抢了贺长富的副处

现在,杨雪在区被担任区委委员,短时间已经不可能离开,这对贺长富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

年龄,注定了贺长富不可能在正科的位置上时间过长,在四十五岁之前,如果不能升至副处,就几乎可以宣告,贺长富的官场生涯,告以段落

s:最近有不少读者给了云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