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躬耕畎亩间(3/4)
青霉素是杀菌剂不同,磺胺是抑菌剂——没有杀灭细菌的能力,但是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虽然威力比青霉素差了很多,但是这是在东汉啊。这个时代的细菌在蒋通这样现代医生的眼里,是多么的可爱啊——一点耐药性都没有嘛。有了这个,蒋通的士兵即使受了伤,在战后的存活率就自然增大了无数倍。而老兵的重返战场,对部队战斗力的保有和提升,是个人都知道好处有多少了。而古代军队最害怕的瘟疫,对蒋通的部队来说,就不是个事了。
如此惨淡经营,蒋通和他的手下们忙碌了两年多的时间。时间终于进入了光和七年(西元184年)的一月。
东莱蒋家牟平庄园的家兵和佃农们,从这一年的第一天开始,就感受到了家中的气氛陡然一紧。
东莱蒋家,东汉二流士族。以前不管是郡望门第和经济实力都是二流。但蒋通转世后,郡望门第靠着蒋通的一己之力,已经隐约逼近一流,按照当时的标准,唯一所欠缺的就是家里还没有人当到三公而已。至于经济实力,家族中的核心人物都清楚,绝对是超一流。
东莱郡在汉安帝的时候,户籍人口五十八万。后来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在没有战乱的情况下人口出现逐渐减少,原因只有一个:世家大族侵吞国家掌控的自耕农。将因天灾人祸破产的自耕农变成自己庄园里的佃农后,国家户籍上的这户人家就消失了。但是实际这家人却并没有消失。而是被世家大族隐匿了起来。非但如此,进入大士族的庄园后,这家人仍然要继续繁衍后代,人口只有越来越多的。同理,东莱郡国家掌控的人口也是要繁衍后代,结果国家掌控的人口数量却仍然越来越少,可见世家大族对国家掌控人口的侵吞到了什么程度。
东莱蒋家作为士族,侵吞国家人口的行为也持续了七八十年。到了光和年间,已经手握五个大庄园,四万多口。(建安年间,李典追随曹操,将家族全部搬迁,结果搬了一万多人,这还是数次瘟疫和多年持续战乱后的数字。)蒋通到了光和六年十二月,一声令下,其余四个庄园,除了留下基本的管家和部分青壮外。其余所有的庄客、物资。全部装车运到牟平县的蒋家庄园。
全部家兵、青壮停止生产,围着蒋家牟平庄园的外墙,修建棱堡——以夯土做骨,以水泥做皮。务求坚固。家丁们在修建过程中惊讶的发现,以往和气得不得了的家主,对这个怪模怪样的所谓“棱堡”的质量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夯土墙夯好后,家主派家兵用长枪刺,枪刺不进去一分,刺的人挨军棍。刺进去一分,负责这一段的工头挨军棍——没错,蒋通在学后世的赫连勃勃修统万城呢。不过他可是比赫连勃勃那个蛮夷仁慈多了。没得办法,这里就是他预想的阻挡黄巾狂潮第一波的据点。城墙质量不过关,要的可是全庄园几万人的命!
蒋家全部远程海船,务必于光和四年一月底之前全部进入牟平庄园自己的海港。从辽东返回的海船,全部装马。三韩回来的,全部装米。蒋家工匠,停止白瓷、玻璃的烧制,集中全力打造、制作弓箭。老弱妇女,赶制担架、被褥。少年儿童,制作干粮米团。
“招弟儿,你这是要干嘛?要造反吗?”六十六岁的蒋昌,被生拉硬扯的从黄县搬到了牟平庄园后,看到这样一副全民上阵的建设模样,吓了一大跳。
“父亲,儿子不想造反,是有人要造反。儿子准备去灭了造反的人。”
“谁?谁要造反?”
蒋通清了清嗓子,对跟在身后的蒋蒙吩咐到:“子明,去把老夫人、夫人、子义(太史慈)、汉升(黄忠)、子韧(典韦)、仲兴,家兵中屯长以上的都叫过来,有些事情,是到了该好好说说的时候了。”
“近一月以来,你们或许都很疑惑。我在庄园里练甲兵,修筑棱堡,积蓄粮草、兵仗。到底是要干什么?是要造反吗?蒋通在这里说一句,我不会造反,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我做这些,是因为有人即将造反。谁要造反?太平道,张角!”
……
雒阳,张让宅。
“嘿,这个蒋浩然,被禁锢这几年,在东莱也不肯消停。卖白瓷、卖水晶赚了个坛满钵满也就罢了。编三百千继续扬名也就罢了。现在居然危言耸听说什么太平道要造反。要某提醒陛下早点防备。他吃撑了还是被禁锢得不耐烦了想出仕了?去,给他回信,他若是想解除禁锢,就把白瓷和水晶的法子交出来,某去为他分说。少来这些危言耸听的调子哄骗某。”
陈留平丘,毛玠宅。
“父亲、母亲,浩然兄果然来信了。他断言张角近日将反,要我们全家都到东莱去。他在那里已经准备了足够的兵器甲仗,家中庄园也修建得坚固异常,实在不行还有港口里的海船可以逃跑。父亲、母亲,三年前我与浩然兄便深为太平道忧惧,今日看来,太平道布局已成,造反确实当在近期。我们还是去东莱吧……”
青州北海郡,管宁宅。
“这个蒋浩然,怎么突然发疯言?便是太平道造反,又能怎样?真的能打破这朱虚城?”
……
光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