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将军返河东,百姓相送二十五里
鲜卑是什么人,那是揉搓了河套近数十年的豺狼。
不管是匈奴人,还是汉人都痛恨鲜卑人,就算是曹禅从关内迁徙来的白波军起来鲜卑人并没有得罪他,也没有再这场战争发生前,有任何侮辱他的地方。
但是鲜卑人却是整个汉人的敌人,别州若要立,则必须要有鲜卑人的鲜血来浇灌。鲜卑人不除,别州不强。
在即将要离开的时候,曹禅想要为自己治理别州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打败鲜卑人就是这个句号。
但是胜利也有上下二种。驱逐,与大举反攻草原。
若只是驱逐,那么别州能安顿十年,若是大举反攻草原,那么别州就能安稳五十年。
其中之差,不可计算。
十年的时间,曹禅还没有信心横扫天下。但是五十年后,曹禅有信心坐稳江山了,就算是人命短暂,他熬不到七十多岁,但他的儿子孙子,都已经长大成人。
国家安稳。就不惧怕草原人。
何况曹禅还有各种。
被那女人给强奸了,曹禅想忘也忘不掉。
大将军搬府,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准备,只要细软备足了就行了。在河东还有一座大将军府,那里常年留着侍女,仆人打扫。
因此,第二日曹禅他们就出发了,被数百护卫护送。侍女们全部带走,府邸留给了钟繇做刺史府衙门。因为曹禅知道,这辈子,恐怕很少能来一次朔方了。
本以为南迁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是曹府的事情。但当曹禅出城后,却发现大错特错了。
曹府外出的一辆辆车马,护卫,组成的庞大队伍,使得城中百姓们预感到了什么。他们或独自一人,或是举家随着队伍走着。
此时的朔方城内,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座匈奴人的王庭了,住着的起码有一半是汉人。这些汉人,在这两年内亲自感受到了别州的变化。
最感激的人当然是曹禅。
而今日这个大将军,却是要走了。很多人含着不舍,眼眶微红着相送,十里二十里。
一处平原上,一支庞大的队伍在行走着,前方是护卫以及车队组成的队伍,后方则是百姓们,数也数不清的百姓。
放眼望去,恐怕不下一万人。
车队前方,曹禅掀起帘子,朝着身后看了一眼。
这群百姓也确实真的很诚意,并没有出口挽留,只是默默相送。曹禅一边觉得自己这两年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就算是这片地方不是肥沃的河套,而是贫寒的河套,曹禅相信如果自己知道,百姓们会这般的依依不舍。
也会想办法,把这群百姓从鲜卑人的手中拯救出来的。
送出了大概二十五里,曹禅再次让人找来了典韦,轻声道:大兄,劝走吧。就说我曹禅多谢他们。
其实已经劝过几次了,但是百姓们却硬是送了这二十五里的路程。
典韦点了点头,带着数十护卫策马去了后方。
这一次,典韦去了之后,百姓们终于停了下来。二十五里,徒步行走,起码也是一二时辰,百姓们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事。对他们来说,送一送曹禅这个振兴了别州,挽救了他们的大将军足以。
二十五里路,足表心意了。当队伍渐行渐远,曹禅从马车旁边伸出头,看向后方百姓们的身影渐渐消失。
这才叹息了一声,坐回了头。重新坐好。
我曹禅可能负了许多人,但是这片百姓,我确实是没负。
曹禅的车队路过一座座城池,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在三封县,也就是曹禅初来时,设置的治。
曹禅看到了,那个五十岁的老者,三封县县令费易的儿子。带着三封县的百姓迎接曹禅的车架。曹禅不由问了一句费易的情况。当年曹禅初入三封,全靠这位得高望重的老者帮忙。
因劳苦功高,曹禅本想升迁他,但他却以年老辞官。一年前的事情了。
但是没想到,辞官后的费易已经不在了。这时代,五十岁算是长寿,因此曹禅只是叹息,并无太大的感怀。在费易的墓前驻足了片刻,再赐给了费易儿子些许金银。这才重新动身。
除此以外,还有曹禅来别州,封的第一个侯,钟侯。以及治理黄河有功的阮元。都有见到。沿路百姓相送奔走,直到曹禅的车架进入雁门关,才渐渐停止。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