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十万兵(1/3)
巨大的城门缓缓开启,让领兵在前方的孙坚,心下一笑。也就没有再停下来了的念头。骑兵直冲向前。
孙坚的面上含着无数风霜,以及疲惫。但是眼神却很亢奋。
入草原数月,斩获颇多,杀死鲜卑人无数,掳掠女子尽二十万,牛羊起来很费事,但是变阵却是快速,有条不素。精锐骑兵的素质尽显。
轰隆,轰隆。犹如一道山峰间的洪流,一字长龙的骑兵疯狂的涌入城山关,进入城池后。
城山关内,除了一座小小的府邸坐镇中央以外,其余都是帐篷。骑兵分两旁,迅速的从府邸的旁边飙驰而过,所过之处的帐篷等,无不被践踏。
大约半个时辰后,这道如同洪流一般的骑兵群才消失在了罗昆的眼前。
精锐啊。现在罗昆的脑中只剩下了这精锐二字,那般庞大的骑兵,居然说变阵就变阵,片刻不停从这小小的关隘,涌了进去。
除此除外,罗昆也猜想,孙坚是怕走漏消息,才会片刻不停的涌入关隘,随即应该是直冲右北平,攻打袁绍去了。
骑兵作战,最怕的就是走漏消息。走漏消息,敌人就有了防备。
心中精锐了几句,罗昆这才带领着自己的兵丁走进了城山关,眼前的一幕令他苦笑不已。
帐篷什么的都已经被践踏了。一片狼藉。
入了关隘后,孙坚并没有做任何停留。就算是罗昆这样的小军官也知道骑兵的优势在于奔袭,在于出其不意。孙坚自然是更加清楚。
并且,数月的草原生涯,让他更加的看透了骑兵。因此,片刻不停,直朝右北平而去。
幸好进了长城了,前方就是一马平川。只要绕过沿路城池,以袁绍的探马跟不上的速度,直冲袁绍大营就可以了一战而胜之。
最好活捉了袁绍。
右北平城外,已经不是袁绍初来时,无数围斩的情况了。一座座围斩被清理一空,无数尸体被掩埋,只留下血迹以及些许肉沫。
右北平只作为一座坚城孤零零的立在那里,城外是袁绍的整整数十万大军,把右北平团团围住。基本上每日都有攻打。
袁绍独自在大帐内坐着,神情有些愉悦。按照计算,现在右北平内的守军应该不足六万人了,只要再加把劲,整个幽州就属于他的了。
因为心情愉悦,也没有任何压力。袁绍连甲胄都不愿意穿了,只穿着一身常服。
也不想前方战事,而有些想信都了。
家中幼子,美貌姬妾,以及端庄的妻子。
忽然,地面发生了一些震颤,袁绍面色微变,冷哼一声,站立了起来。困兽总算是想要突围而出了吗?
袁绍当然知道震颤代表着什么,骑兵而已。公孙瓒的白马军,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骑兵加起来也应该还有个二三万。
袁绍当然认为公孙瓒怕死了,打算突围而出了。
但是他有数十万大军,全部面向城池。突围是这么好突围的吗?冷哼一声后,袁绍立刻起身出了大帐,打算命人擂鼓。准备待敌。
东门外大营中,雄厚有力的鼓声响起。其余三座大营,立刻遥相呼应。
咚咚咚。震颤如同山崩地裂一般的震荡声响起。轰鸣不绝。
鼓声轰鸣了片刻后,袁绍帐下的四大将领,颜良,文丑,张,高览,分别领兵从四座军营中杀出。
每人都穿着一身金色甲胄,持着各样的兵器,领着自营的兵马,看向右北平。
但是什么都没有。
预想中的,骑兵突围根本没有发生。当其他人都以为公孙瓒朝着别人防御区突围的时候,只有张一人面色大变。
地面的震颤还比较微弱,但是隐约能感应出来,是从东方传来的。东方。张豁然转头,看向东方。
那是袁本初大营立着的地方。
转向去东。一声凄厉的大叫声,张率先冲出大营,调集了一万精锐,去了东面。
现在四座大营,每座大营都有近十万的军队,要想全部调动根本不可能。唯有少量的精锐才能迅速,快捷的被调动。
并且在骑兵的面前,能够挺住。
张很快,但是颜良,文丑,高览等三人也不慢,随着地面上的震颤加剧,作为经验丰富的将军,他们也感受到了从东方传来的威胁。
负责坐镇中军,护卫袁绍安全的颜良,立刻让人去接袁绍,不是让袁绍来指挥战争,而是让袁绍走。
同理,十万人军队的调动,非一二时辰不可。他没时间调动军队防御,甚至连下令恐怕都没时间了。
他派人去接袁绍,是为了让袁绍先脱离危险。
若敌军有三万,我可能失败,但却不会被击溃。若是有五万,我还能防御一阵,若是有八万,我必死无疑。若是有十万。这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只是弹指之间。此时的颜良如同坐等判刑的囚犯,不知该如何是好。
袁绍刚穿戴好甲胄,带着数十护卫,准备去前线看看。却见颜良的一个部将带着一辆马车,数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