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意外的结果 六(2/3)

统一分配等等。这时候如果不死在战场而有命回去的话,运气好的确实可能分到几个银币高兴高兴,至少可以补贴一下家用,运气不好的伸长脖子等到退伍也不可能等到一个铜板,久而久之,这种既没有丁点好处又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把命也稀里糊涂丢掉的任务就成了各国普通士兵都视为畏途的脏活。

那些在报名范围内的士兵即使不上过当也大都有所耳闻,除了少数被上官指定的老兵没办法躲避外。大都惟恐避之不及哪还有人愿意报名,而那些佣兵却又竟然发展到要给负责主管地军官塞红包才能报上名的程度。

这就是真相,虽然谁都知道这样的状况对军队的凝聚力,士气,战斗力都有很大的损害,但是除非是有像兰普森元帅这样级别的军中大佬主动干涉,否则同处于一个利益集团的将官们是不可能主动去纠正的,那无疑于自己拆自己的台,这种以贵族为主体形成地军官团又如何会在意那些普通士兵的小小不满呢。

兰普森元帅肯定也清楚这种情况。他虽然肯定不知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么一句话,但是做为一个高明的统帅,他却很清楚一场胜利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配合,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如果是他斩向敌人的利剑,那些中低层军官组成的军官团体就是秉承着主帅地意志延伸出去控制着利剑不断变幻攻击方向、切入角度以及力量的手,但是在这种军团与军团、国与国级别的角斗中,真正决定双方生死胜负的决不会是那把剑,而只能是像他这样做为一军统帅的大脑和在大脑指挥下控制住剑的手……士兵没了可以再招,就好象剑断了可以马上换一把。只要动作够快,敌人不一定能够抓住你的破绽,但是一个合格的军官却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手断了可不是想长就能够长出来的。

仗打胜了,当然不是所有地军官都能有机会立功受奖,但是那些负责后勤的中低层军官做为军队中的骨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做为一军统帅已经自动获得了最高的荣誉和功勋,奖赏自然也不会少,难道那些后勤军官借战争捞点小钱他还能眼红阻止?

他的亲信,他的部下。他所要依靠地一切都来自于这样一个利益集团,即这个不管在哪支军队里面都事实上存在贵族军官团,他个人的利益,家族的利益都与这个集团的利益已经牢不可分割,他想触动这些人的利益哪有那么容易,哪怕仅仅只是简单的改变一下现状都不行。就算他是皇帝在这样做之前也要思之再三,因为那意味着是在挑战整个利益阶层,没人能与所有人为敌,谁敢那样做,谁就会被自己所立足的阶层所抛弃,谁就会自取灭亡,古往今来,概莫如此。

况且他就算重视,或许也仅仅只会重视那把锋利的长剑,而不是那些由平民和各个大小贵族领主的私兵临时征召组成的二线部队吧。在他心里,那个二线部队或许仅仅只是一把又锈又钝砍不死人地烂菜刀,既然如此,老奸巨滑的他自然也犯不着为这些战争一结束就要解散的“民兵”去招惹手下的怨恨,平白为自己树立无数看不见的的敌人。

瞒上不瞒下,报喜不报忧这样的为官之道,不管是在什么时空什么历史阶段,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倒也不是所有的贵族都不明事理,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却也没有谁会蠢笨到冒着得罪同僚受到排挤地风险往上捅。就比如以兰普森元帅来说,虽然他以善待士兵而在整个雷耶斯公国普遍受到士兵们的拥戴。相比那些视平民士兵为草芥地贵族来说,在军队里斯混了几十年的他自然对那些普通的士兵多了一些别的贵族很难理解的感情,但是贵族就是贵族,平民就是平民,绝对是两个不同的天与地,做为一个大贵族,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决定了他绝不可能有把那些普通士兵上升到子弟兵等而视之的高度,最多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别。

不过,大量佣兵的踊跃加入竟然带来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些佣兵大都四海为家,心里虽然不能说没有国家的观念,却也自然没有那些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们那么强烈,在这种场合下碰面都心知肚明,哥们都是为财而来,大家睁只眼闭只眼,你不来影响我,我也不去干扰你,大家闷声发大财,有什么不对眼的恩怨都留战场上再发泄。就算有同时看中的好东西。但是佣兵们也不全都是胸大无脑,四肢发达,看谁不顺眼就捞袖子拔家伙的笨蛋,敢到战场中淘金的佣兵有三种,一种是刚刚出道充满了理想还没有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地热血青年,但是这种人也是在战场上死得最快的,一般来说这种时候已经很少能够看见他们的身影了;一种是实力足够强横的实力派,他们惹事的概率相对要高一点,但是经过长期多次的大战后他们的淘汰率也是相当的高。毕竟参战佣兵最

收入还是来自于杀人地数量多寡,自持武力的他们是战争结束后去享受醇酒美人很大程度还得看运气,事实上他们也是构成佣兵最大的数量阶层;最后一种自然就是那些油滑得滑不溜手的老油条佣兵,极善于看风声识进退,轻易不会与人结怨,人缘大都很好,在佣兵中多少都有点声望,一般这种时候都是由他们出面谈判,因为他们既小有声望。朋友又多,就算实力远强于他们的佣兵也都会给点面子给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