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项目遇到困难(1/2)

天下大旱,仙女湖居然舍弃自身的利益开闸放水,而且是彻底放水!

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说都是大新闻,特大新闻!

在开闸放水现场,十几个村的村长见证,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来拍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有几个人还把拍下的视频上传到朋友圈和微信群。

很快,仙女湖开闸放水的新闻在东平乃至广明省都引起巨大的轰动。特别是徐红一声令下“放水”的洪亮声音,很是豪迈!

看到这个视频的人,纷纷转发。这也引起了省电视台的关注,很快,省电视台专门派出记者,十万火急地来到仙女湖采访。

当看到汩汩流动的清澈溪水,流到久已干涸的稻田里,连电视台的记者也不禁动容,马上制作“仙女湖舍小家顾大家,开闸放水保庄稼”的新闻,当天晚上就在是省电视台的新闻中播出。

这绝对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好新闻啊!

一时之间,网络引起热议,大家都纷纷为青青集团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点赞。

表面上看,青青集团因为开闸放水,影响了仙女湖的风光,但青青集团在广明省群众的中形象,却更加美好,更加高大。

还有个小插曲很有意思:因为仙女湖十几年来第一次这么彻底开闸放水,里面养了很多年的鱼也随着流水而动。

虽然仙女湖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在出水处架设渔网,但还是有不少小鱼穿过渔网来到水渠甚至稻田里。

这可把下游十几个村子的村民乐坏了,大家是经常吃鱼,可从没吃过这么鲜美的鱼,仙女湖的鱼没有喂过任何饲料,又是在非常清洁的环境中长大,那肉质,啧啧,真的无法形容。

“仙女湖的鱼,味道真是一流,今天在稻田里抓到一条鱼,拿回家里炖汤吃,整个屋子都是香喷喷的。”

“我发誓,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鱼。”

“如果这样的鱼有卖,请给我来一百斤!”

……

徐红也看到了网上的这些信息,不过,这并没有在她心里掀起多大的波澜,她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去忙其它事情了。

至于李朝斌,则是忙不迭地回复东平各大酒楼饭店的电话,一个劲地在解释,水库的鱼真的已经没有了。

来仙女湖度假村酒楼吃鱼的人络绎不绝,哪里还可能往外面卖呢?

说来也巧,也许是徐红的义举感动了上苍,就在仙女湖开闸放水三天后,老天爷竟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雨,整整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东平市的旱情立刻得到缓解。

仙女湖的水刚好放完,于是,水闸又合上,开始蓄水了。

回到东平市区,徐红依然在盯紧亲亲公寓的建设情况。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亲亲公益已经封底,开始外墙的装修。

下个月,就可以进行内墙装修了。

徐红的心里非常高兴,能给青青集团的员工提供一个居住的环境,还能让爱老促进会在这里开展各种活动,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徐红把张子怡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了解爱老促进会的注册情况。

张子怡办事认真负责,她把促进会的成立情况一一向徐红汇报:现在,促进会已经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所有材料都已经递交到民政局,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登记证书半个月内就可以拿到。

对于张子怡的办事能力,徐红还是比较欣赏的,不过,该过问的事,还是要问,徐红问道:

“子怡,办公场所马上就要开始装修,促进会的运作,你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计划吧?”

“徐总,会员的发展方面还算顺利,可是我们之前设想的开展有关老年人的公益项目,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你说说看,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我们之前一直很看好的关爱空巢老人计划,在实施时,碰到一些困难……”

张子怡说的关爱空巢老人计划,这是徐红之前提出来的,说起这个项目,还是徐红在看新闻时,一则关于空巢老人的新闻深深地刺痛了她。

那是几个月之前的事,有一天,徐红在看报纸时,看到临近的广河省省会,有个家境不错的老人,因为意外跌倒在家里,老人家跌倒本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却因为老人是一个人居住在家里,儿子在京城上班,老人没办法起来,就这样在家里活活饿死。

最后,是在京城工作的儿子打了好几次父亲的电话都没人接,后人干脆是关机。儿子感觉不对,立马从京城回到广河省会。当他推开家门时,闻到的却是尸体的臭味:原来,老父亲已经死去十多天。

每个城市都有不少空巢老人,有些是因为子女在外地工作,有些是因为没有儿女。可是,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却很少。

最近几年,亲亲公益做有关老年人的公益项目,也大多是把关注点放在政府的敬老院,为那里的五保户老人开展服务。

看过那则新闻后,徐红专门让亲亲公益的社工和志愿者去东平市区摸底,发现仅仅是东平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