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青龙集团抢业务(1/2)

“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尽快地发展爱老促进会的会员,如果我们有几千会员,几万会员,我想,不但旅行社会给我们更优惠的旅游价格,甚至连政府部门也会和我们一起合作来开展一些活动,做一些项目……”

徐红的话,让张子怡如醍醐灌顶,顿时明白:爱老促进会要做的,还是会员。正如以前某位先哲所说的那样:人多力量大,只要有人,无论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张子怡没有再停留在徐红办公室,她心里很明白,接下来她应该怎么去运作爱老促进会的事。

一个月后,居住在东平的老人都传遍一个消息:东平市金岁月爱老促进会招募会员,只要九十九元加入会员,可以得到水杯、渔夫帽、背包、等礼品,价值永远超过九十九元。

同时,以促进会会员的名义去各旅行社报名参加旅游活动,还有九折优惠;东平市的酒楼,只要是促进会的会员去喝茶,免茶位费;超市里卖一百多块钱一斤的五谷杂粮,在促进会那里五十块钱一斤就可以买到……

东平的老人节俭惯了,他们惊奇地发现,金岁月促进会的人,比他们还更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如果成为一名会员,可以得到很多实实在在的优惠。

就这样,促进会的会员数量,每天都在增长。

徐红得到这些数据后,心里很是欣慰:当初自己让张子怡来负责促进会的工作,确实是冒了一定的风险,要知道,刚从学校出来不久的大学生,没有更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要负责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幸好徐红看中的是张子怡具有爱心、好学、肯学、虚心接纳别人意见的优点。事实证明,张子怡也没有让徐红失望,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徐红,真没想到,你还有火眼金睛,为集团培养了这么多人才。我不服你都不行啊!”

李朝斌又在拍徐红的马屁,徐红淡淡一笑,没有接着李朝斌的话继续说下去,而去对李朝斌道: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我们集团的不少项目在开展时,似乎总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困难。”

“比如说?”

“比如说,我们的物流车队在运输时,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候是车子出现一点小小的故障,有时候是冷不丁地冒出一个查车的执法人员,还有的时候甚至路面突然出现一些危险的情况……”

徐红听着李朝斌说着这些事,这显然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有意整青青物流车队,心里不由在排查:到底是谁的胆子这么肥,敢对青青集团下手?!

“斌古,你不要和我说这些情况,你直接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我得到的信息,是青龙集团也成立了一支物流车队,他们看好东平电商物流这块大蛋糕,想来分一杯羹。我们物流运输队的好些司机,已经被他们出高工资挖过去了。”

徐红心里一怔: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青青集团和青龙集团,还真的要正面交锋了!

青青集团和青龙集团,两个企业虽然只是相差一个字,但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区别:

青青集团是东平市本土的企业,属于草根企业。这些年来虽然发展得很迅猛,但名气仅限于在广明省,出了广明省便没有什么名气。

可这个青龙集团呢,来历也不简单,且不说青龙帮在广明省有着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是广明省乃至周边省臭名昭著的帮派,单单说近十几年来,青龙帮请来国外的策划高手,在广明省开办好些实业,慢慢地漂白身份,不少实业还实实在在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不少地市的青龙集团分公司负责人,还是当地议政委员会的委员。青龙集团在广明省的影响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青龙集团,可不是一个善茬啊!徐红的心里,不敢不重视这个来者不善的竞争者。

“斌古,我就纳闷了,青龙集团现在怎么突然做起物流来,来和我们争抢商机了呢?”

“这一点也不奇怪,最近这些年来,饭店酒楼的生意不好做,娱乐场所除了在节假日外,平时更是门可罗雀。华夏上下反**,谁敢去那些地方消费啊!这么算起来,青龙集团的主营业务中,只有建筑行业还在支撑着,他们想要谋取更大的发展,肯定是想拓展新的业务……”

听着李朝斌的分析,徐红不由意识到:随着东平市电商孵化基地的成功运营,东平市的电商企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特别是东平市有不少地方特产,最近几年又引进不少劳动密集型的鞋厂,几乎每个乡镇都可以见到大大小小的鞋厂。

据说,整个华夏的女鞋,最少有一半是东平市生产的。别看有的鞋厂只有一二十个工人,但他们生产出来的女鞋,却卖到世界各地。

这些鞋怎么卖?当然是通过网店卖出去的。在东平市区,随处可见“淘宝开店培训”“女鞋招代理”“一双起发货”等广告。

电商在东平的迅猛发展,物流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在东平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