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良苦(二)(2/2)

:“怎么?也要绝食呀?”

范东升:“我没绝食那勇气,但真吃不下。”

冯宗正:“把心里事说了,放下包袱心身就轻松了,自然也就有食欲了。”

范东升:“你在纪委干多少年了?”

冯宗正伸出两个手指头,说:“加上在市纪委工作时间,我干了二十七年。”

范东升:“二十七年才干个处级。工资也没多少,有意思吗?”

冯宗正:“不仅有意思,而且有种救赎感。我们的工作不仅挽救了一个个违规违纪的党员干部,同时了挽救了一个个无辜的家庭。”

范东升:“救赎?说的真好听。”

冯宗正:“是的,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范东升:“也有幸灾乐祸的时候吧?比如像我现在。”

冯宗正:“我只是为你遗憾,没想到你也卢千喜走得这么近,如果你什么都不说,到时移交检察机关,我只能替你惋惜。”

范东升:“你这不是和我谈话吧?”

冯宗正:“聊天,如果谈话得两人以上。”

范东升端起碗,像是咽药一样吃了一口饭,之后,把碗放在桌上,看着正吃饭的冯宗正,说:“冯宗正,我不是不仗义的人,看在你对我儿子的份上,我和你说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要撞死你的人是谁吧?”

冯宗正听了这话,他马上抬起头看着范东升,期待他能如实全部交待。

范东升看冯宗正盯着自己,把目光移开,和冯宗正说:“修长河。”

冯宗正:“修长河是谁?”

范东升:“修长江的叔家的弟弟。”

这个信息对冯宗正来说太意外了,他一直以为是卢千喜或是曾大禹下的手,可没想到是修长河,也就是说修长江是始作俑者。

范东升又继续说:“还有个事,你也不知道,说杨杰死也是修长河到处传播的。”

冯宗正放下手中的碗筷,这回轮到他吃不下饭了。这个案件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人和事了。冯宗正的身上出了一层的冷汗。一个案件,正面调查受到的阻碍就不用说了,背后放冷箭,打冷枪的又会有多少人呢。冯宗正想想就后怕。

范东升又说:“据我掌握,杜莹被陷害也是修长江暗地里搞的鬼,但在操作过程中,校长有点心虚,就在修长江找的人要往汤里下药时,校长打了一个电话,那人电话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手一抖,就没撒进汤中多少,正好杜莹也看到了。那人见事没成,怕败露,边接电话边跑了。”

震惊!冯宗正听了范东升的话,脑中只有两个字:震惊!

范东升看着愣神,没反映过来的冯宗正说:“你是要问这些我是怎么知道的吧。我还告诉你一件事,商家辉、卢千喜、修长江都是曾大禹圈内的人!”

震撼!在案件之初,冯宗正对曾大禹种种态度就感觉不对,可却没有证据,现在看也只是水中望月,要想拿出真凭实据,调查还得深入。真没想到,自己触动的是曾大禹的官场政治圈和利益圈!

范东升见冯宗正彻底被他的话所震动了,他接着说道:“别问我这些是怎么得来的,我告诉你,修长河是个包工头,卢千喜和商家辉开发的楼盘,其中有一个施工队就是修长河的。另外,县教育宾馆如果你的反腐风暴不是这样猛烈,早就开工了,你断了修家的财咱,你说他能让你消停嘛。”

这顿饭吃出了这么大的信息量,是冯宗正所没想到的,闫志勇也没想到。就范东升说的这些,吃完饭,紧接着调查组就做了笔录。不管这事是真是假,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但证言必须固定住。

关于修长江、修长河的事说完后,调查组就范东升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但范东升说,他只想还冯宗正个人情,不想欠他太多。针对卢千喜的事,范东升只字不提了。这让调查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百思不得其解。

范东升又不傻,说了卢千喜的事自然要刮了到自己,何况卢千喜说过,他俩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如果出了事,谁也跑不了,所以不能说,就是不能说。

不说就不说,范东升说的这些太重要了,冯宗正马上与谢俭鹏、董学军做了汇报。汇报后,很快,修长江是在市里开教育工作会上被县纪委调查组带走的。修长河逃走,公安已在网上通缉。

案件进展,在调查组紧锣密鼓的工作中,抽丝剥茧,一步步走向深入。

本书来自 品&书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