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外传 第十九章(2/3)
姚御医是在宁州时候就一直跟着燕王的,对燕王的病情最清楚。他为燕王诊过脉,就道:“我原以为殿下回了京能好好养病,没想到殿下还是这样繁忙……”
燕王道:“我从前在宁州,还要披甲上阵。如今轻松多了。”
姚御医道:“劳心过度一样伤身,更别提这样奔波。殿下是仗着年轻,还顶得住。只怕年纪上去了,就更难好了。”
燕王并不在意,道:“我近来已经觉得好了许多,心中不那么烦闷了。”
姚御医又叮嘱他几句,要他切记不要伤心动怒。
“殿下去年刚进京那样,是最要不得的。”
去年这时候,明嘉皇帝驾崩。萧广逸经历了夺宫夺权,兄长驾崩,处死顾太后这么多大事,件件都是惊心动魄,他那段时日心中全是郁怒。
如今萧广逸觉得好了许多……只是一想到三月初三一天比一天近了,他竟有几分忐忑。他多少年都不曾为谁忐忑过了。
姚御医走后,萧广逸还是睡不着,他刻意忽略肋下的闷痛,就着灯烛,翻看着有关禹城运河的文书。他去禹城就是去现场看了,庄非玉在那里亲自为他向导,他大体满意。
按这进度顺利下去,说不定到明年夏天,运河就能通行。
他又想起庄非玉做的那本小册子,内容详尽又务实,看来京中还有许多人才可以挖掘……
正月底,诚国公府上办了赏梅宴。
顾清沅最爱梅花,国公府上搜集了许多异种,精心培育,每年都会办一次赏梅宴。育的好的新品还会送做礼物。
去年是因为京中动荡,所以国公府无暇顾及,今年算是终于恢复了传统。说是国公府办,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样风雅的事是国公府的顾夫人一手操持。
赵逊要清沅给燕王也下帖,邀燕王来赏梅。清沅不愿意,她说就算下了帖子,燕王也不会来的。
赵逊只道,燕王之前邀他去打猎了,他该礼尚往来,邀一下又如何了?清沅若不下帖子,他自己下。
到了赏梅宴那一日,燕王果然没有来。清沅想这是理所当然之事。她既安心又失落。
但她没想到,燕王没有来,小封将军封海平却来了。他拿的是燕王的帖子,说是代燕王来的。
只是这年轻人并不爱看梅花,随便走走看看,一看就是走马观花,然后还不客气拿走了两棵幼株。清沅随他去了。
只是封海平趁没人注意的时候,走到清沅身边,低声道:“燕王托我给夫人带个话。”
清沅一顿,她看向封海平。封海平说:“燕王说,夫人一定要仔细想好将来的路。”
清沅垂下眼睛,她轻声说:“我知道了。”
正月结束了,二月越发显得短。
清沅在二月二十五日送走了清泠。清泠又恳请她,说想留下来。她很聪明,知道一定是要有事发生了,所以清沅才执意送她回去。
清沅给她准备了现银和衣服,还有丫鬟和护卫,比她来时带的人多多了。
清泠哭着上了马车。
清泠走了两日,赵逊才察觉,他问:“小妹走了?怎么不多住段时日!”
清沅这段时日越发沉静。赵逊还什么都没察觉。她原来想着要不要把府上事情和赵逊交代一下,后来想想还是罢了,反正事到临头赵逊都是一团乱,这时候告诉他,除了让他乱得更早,并没有什么用。
她只是多拿了些现银放在赵逊那里。
家里的几个孩子,她最喜欢两个庶女。往常她都是尽量一碗水端平,但这时候了,她想偶尔也偏心一下。她取了几套自己的首饰分给她们,大女儿已经懂事了,知道东西贵重,她有些惊讶。
“母亲,为何突然给我这个?”她问清沅。
清沅抚了抚她的头,只问她能不能自己保管,并代妹妹保管好。大姑娘郑重点头。
她又将一大笔银子分给自己房中的几个大丫鬟,尤其是眠竹。然后将她们的卖身契还给了她们。眠竹哭道:“夫人这是做什么啊!”
这些天清沅做的事情,眠竹最清楚,只觉得透着不祥。清沅道:“你们在我身边不少年了,都是聪明姑娘。将来万一我有什么事,大家便宜行事,自保最重要。”
将家中不声不响安顿好了,清沅在外一切如常。
到了三月初三这一日。燕王给皇帝放了半天假,让他去吴太后那里,陪吴太后在两仪宫玩。
他在天极宫的书房里等着清沅。
清沅一走进那里,就想起许多事情。她这一日穿着绿色裙子,这是她最喜欢的颜色。
燕王让她坐下说话。
“顾夫人,”燕王说,“你都想好了么?”
清沅点点头,她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殿下问过我,后来又让封将军代话。我都想好了。”
燕王坐在她的斜对面,见她垂着眼睛,面色淡淡的,没有浓妆,让人怜惜。
他低声说:“你不用撑得这么辛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