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西梁往事(2/3)


那个过继过来的萧正德,从小人品就很差,横行不法,以皇养子之尊还持刀抢劫过别人,他一直认定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在萧衍得子,改立萧统为太子后,一气之下叛国逃到了北魏,后来在北魏也不得志,又厚着脸皮跑回了南梁。

萧衍对这个萧正德心怀愧疚,赦免了他的叛国投敌之罪,把他还给了萧宏持续当儿子。还让他负责京城内外长江一带的防守。

成果就是这个萧正德。在候景起兵时当了带路党。派船运了候景的八千部队过江,建康的沦陷,此人乃是第一罪魁。

而候景攻进建康,饿逝世萧衍后,也没有让萧正德当天子,而是先立太子萧纲(当时萧衍的正式太子,萧衍的第三子)为简文帝,后又杀简文帝。改立昭明太子萧统的孙子萧栋为傀儡天子,萧正德再次心生怨念,想要叛离候景,反而被候景先下手为强,直接斩杀。

由于当时萧纲是正式太子,随着萧衍一起困守建康,因此萧衍的其他儿子们一个个都打起了歪心思,指看着自己的老爹和太子哥哥一块儿抱团完蛋,然后自己再大权独揽,一举登上皇位。

当时最有实力的两个藩镇。一是荆州,一是益州。分辨是萧衍的七子湘东王萧绎和八子武陵郡王萧纪所镇守,成果萧绎和萧纪坐拥雄兵,却迟迟不派兵往援救被围攻的父亲。

只有萧衍的六子萧纶还真刀真枪地亲身和候景打了几仗,成果兵败不敌,眼睁睁地只能看着老爹和哥哥一起逝世于贼手,而他最后跑到了襄阳一带,筹备募兵为父报仇,却是先被七弟萧绎攻击,再被西魏出兵攻杀。

萧衍逝世后,萧纪便迫不及待地称帝,过了把天子瘾,紧接着这两兄弟自己也掐起来了,互相当对方是逆贼,兴兵讨伐对方。而当时的西魏趁着南梁内乱,先是派兵袭取益州,萧纪的龙椅还没坐热,就创造自己无法面对西魏和荆州的两面夹击,只能丢了成都仓促出逃,最后被萧绎俘杀。

而萧绎在两大金牌部将王僧辩与陈霸先攻占建康,驱赶了候景后,也在江陵正式称帝,史称梁元帝。

这位萧绎是南梁的倒数第二位天子,他派了自己的儿子萧方智随着王僧辩与陈霸先的雄师出发东征,自己却忙着在荆州一带屠灭自己的兄弟子侄,不算被他攻击后逃奔襄阳一带,最后被西魏所杀的六哥萧纶,光是直接逝世在他手下的就有八弟萧纪,主公萧统的二儿子萧誉,以及被候景立为傀儡天子的可怜侄孙萧栋。

由于萧绎无故攻杀了萧誉,成果镇守襄樊一带的萧统的第三子,萧誉的弟弟萧詧一下子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恨萧绎的人,甚至不惜叛降西魏,献上襄阳之地,引魏军攻打江陵。

西魏一看又有便宜占,便派出了大将,位列八柱国之一的于谨,率雄师南下,由于有萧詧的部队作先导,这回北朝的兵马势如破竹,萧绎甚至还没来得及调驻守建康的王僧辩和陈霸先所部兵马(当时他们也面临北齐的宏大压力,即使萧绎征调,也无瑕抽身),就城陷身逝世。

西魏攻破江陵后,萧詧手下的谋士尹德毅曾劝他趁着西魏军刚刚大胜,骄纵不备之机,先办个鸿门宴,先是袭杀于谨等西魏将领,再趁夜偷袭失往了首领的西魏军营寨,彻底自立,而萧詧迟疑了半天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成果西魏军班师时把江陵全城的数十万百姓全部裹胁而往,押进关中为奴,襄阳樊城等地也被强行地划进西魏的地界,只给萧詧留下了半座江陵空城,以及江陵四周的八百里土地。

西魏在江陵的另一半还派了个将军,专门为此人设置了个江陵防主的官职带兵助守,名义上是防着南陈,实际上也是监督着萧詧。

到了这个时候,萧詧才追悔莫及,但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悔之晚矣。于是他只得向西魏称臣,同时即天子位,建立了西梁,也被称为萧梁。

与此同时,在建康的陈霸先火并了王僧辩,又逼着萧方智禅位于自己,建立了陈朝,南梁灭亡,而萧詧这个半傀儡天子悔恨交加,完整没有一点当天子的喜悦,很快就逝世了,他的太子萧岿即位,持续当北周(此时已经代替了西魏)的傀儡。

到了萧岿的儿子萧琮时,北周又变成了隋朝,杨坚号召萧琮进大兴相见,将之扣留在大兴,不再放回,并决定废掉后梁这个傀儡,把荆州直接划进隋朝的统治区域,连那方圆八百里的江陵也一口吞掉了。带兵来吸收的正是那个以凶狠驰名的大将军崔弘度(现任太子。胖子杨昭的岳父大人)。

留守江陵的萧詧第五子。萧琮的叔父萧岩,听到这个消息后,选择了南逃陈朝。

隋朝灭陈后,萧岩没有落得陈后主那样的宽大处理,由于其此前的背叛行动,萧岩被押回大兴斩杀,这位萧铣则正是萧岩的孙子。

王世充沉默了半天,挖空心思地把他所知道的全部南梁到后梁的历史回想了一下。久久无语,最后只是一声长叹,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魏征刚才一看王世充的那副样子容貌就知道他又在开端回味历史,于是也是半天没说话,默默地站在一边,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