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登基
对于北地雁门,子骊的态度很温和,他告诉赵铁,就由着夏家人在那边折腾吧,反正他们也很难威胁到皇城,而且没有他们的驻守,蛮族的加入会让事情更加棘手。赵铁知道,母亲子骊是从夏家改嫁的,这一点赵铁很是介意,但现在还得听子骊的安排,因为要做的事情真的实在是太多了。
皇帝这段时间也不是一无所做,他秘密的写信联系雁门守军,寄希望于雁门守军,让他们找机会悄悄的溜进皇城,铲除身边赵家的势力,皇宫除了少数的内官,其余全都是赵家的人,皇帝整天活在惶恐不安之中。云扬在接到密信之后,悄悄的联络了云笑,让云笑的人马大量的渗透进皇城,在皇城起事。
云笑派出了处玄前往,在各地的武装商团进入皇城后,很快熟悉了皇城的情况,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计划。然而,不幸的是,赵家在皇城爪牙密布,消息被赵家的家奴能带了出去,将皇城的异动告诉了赵铁,赵铁决定将计就计。
于是,边关突然传来急报,蛮族想要和中原和解,归复中原,永修和平,赵秧得到战报,立即将他修改,重新呈上去,由原来的和平请求,变成了蛮族即将大举南下的噩耗。皇帝看了心急如焚,找来官员商议,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派出军队讨伐他们,这是皇帝应尽的义务。皇帝没有主意,就盖章答应。
赵铁领着皇帝的诏书兴奋的带兵出发,云笑的人马们看到赵家人莫名其妙的出征,很是诧异,敏觉的人立即意识到了机会。决定趁机夺取皇城。
事情果然如他们预料的,在皇帝的配合下,占领皇城的速度很快,仅存的一股皇宫侍卫被斩杀干净,皇帝似乎得到了解脱,终于能够自由呼吸了。他下令封锁城市,并下诏指出赵铁的忤逆叛国行为,举城哗然。
赵铁在行进途中得知皇城发生的事情,大为兴奋,于是,在一个大清早,赵秧及其众多手下们在赵铁熟睡中将一件龙袍裹在赵铁的身上,赵铁愤怒的指责他们:“你们怎可做这样忤逆犯上的事?皇帝待我们何厚?赶紧都退下。不许再提此事。”
赵秧:“我们跟着你在外东征西讨,流血流汗,到如今,没有享受过一天富贵,反倒被皇帝污蔑我们是国贼,不知天高地厚的皇帝早已下了诏书给天下人,要讨伐我们。而现如今,你们赵家屡现祥瑞,那是天命所系,你应该顺应天命,登基做皇帝,我们支持你,你若不住皇帝,天命何在啊?皇帝必须退位。”
众手下及大批军卒们都举起手中的武器,高声的呼喊,“赵铁皇帝,赵铁皇帝……”喊声不绝于耳。
赵铁的声音根本盖不过他们的喊声,他很享受大家这样强势的“逼迫”自己,大家总是这样“逼迫”自己,先是加入队伍,一直攻破皇城,拦都拦不住,继而在军功的诱惑下,他们又亡命徒一般的平定了南边叛乱,几乎将南方变成焦土。现在大家又“逼迫”自己顺应天命,看来暴民们真是一件顺手的工具啊。
但是在大家安静下来,赵铁还是:“可惜啊,人们都,皇帝比为龙的传人,不是龙子做不得皇帝啊。”
赵秧:“人们也同样相信,皇帝是天命所系。”
“我听人,自古做皇帝的无非是龙的传人,或者天命所归的德者,龙的传人,可以保证万世一系,无人觊觎,而天命所归的德者,都是配享五德之人,我是哪种呢?是龙子,还是五德之人。”赵铁。
一直在旁观看的王娴出来话了,她:“做皇帝并非需要龙子,也无需五德,民间另有一种法,谁有神剑,谁就可以做皇帝。”
“神剑可是有三把呐,难道天有三日?”
“你登基之后,讨伐北地,夺取神剑,三剑合一,势必威震全国。谁敢不服。”王娴的郑重其事。罢,她举起一枚黄纸,上面画着一条线条僵硬,蠢笨丑陋的龙,当着众人的面抛入水中,然后举剑就刺,也奇怪,一剑下去,那条纸龙竟然流出了浓浓的鲜血,染红了一片河水,大家都看傻了。王娴高举这把剑,对众人:“看,在赵铁面前,连龙都不堪一击。”
众人不由得欢呼雀跃,为眼前的神奇而兴奋不已,他们坚定的认为自己在跟着一位真命天子在做事。
赵铁心里不由得冷笑,这个王娴,鬼把戏可真多,这点东西就想糊弄人,太可笑了,赵铁早就在显老师那里见识过这些术士们的骗术,他不屑一顾,但看现场的效果又果真很奏效,心想,顺水推舟,也能成全自己的美事。就当仁不让的:“天意既然这样,而且大家都这样支持我,虽然我实在是不想做这个皇帝,但我不想驳大家的美意,也只能勉强接受,权且带天行事,做这个皇帝吧。”
众人听了,无不山呼海啸一般的大喊“皇帝赵铁”
&l;/&g;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