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检阅京营(1/2)
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脉,称为“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
其地势宛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京畿皇城的安全。>
因此,被称之为“神京右臂”。>
成祖年间,在此设立军营用于练兵,称为西山军营,隶属于右军都督府。>
自此,这里便成为京营练兵的场所。>
主要原因是占地广,距离京城远,不扰民。>
西山军营帅堂内,京营总督成国公朱纯臣面如沉水端坐帅案上,一众勋贵以新乐侯刘文炳为首,站在右侧。>
平头哥曹文诏方脸阔眉,虎背熊腰,一身盔戎挺着胸膛独自一人傲然站在左侧。>
只是,即使是力单势薄,他站着不动也自然而然地透露出一股霸气。>
这是这从战场中百战余生而归杀出来的无敌霸气,又岂是勋贵靠着人多势众堆砌出来的虚假气势能相比?>
“曹文诏,你不要以为有天子宠爱,就可以肆无忌惮羞辱皇亲国戚!”>
朱纯臣咋舌怒喝拍着帅案,气愤不平。>
岂有此理,反上天了?>
一个边军总兵官,从泥腿子杀出来的边将,侥得天恩,一朝得志便猖狂,居然想爬到他头上拉屎?>
右都督又怎么了,还不是他手下?>
要他向赵家认个错,陪个罪,取消将领考核,已经是抬举他了,可这个愣头青却跟自己说什么军法?>
不知所谓!>
真以为抱上龙腿,这皇城就可以横着走了?>
“朱总督此言差矣!>
本督不过是秉公办事,何谈羞辱二字?>
况且,军中何来皇亲国戚?”>
曹文诏心中有气,硬邦邦的答道。>
他娘的,成国公了不起啊?>
如果不是祖上荫阴,你能人模狗样坐在老子帅位上?>
孙子,装个卵子!>
还真当是老子上司了!>
“曹文诏,你有种!>
本公倒要看看,你一介武夫,有何本事能把京营整顿下去?”>
朱纯臣怒不可赦,指着平头哥一字一字说道。>
近几十年来,这京营整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结果呢?>
还不是照旧!>
说到底,天子和皇亲国戚共天下,皇上离不开他们。>
新乐侯刘文炳清咳两声,站出来唱白脸笑眯眯地说道:“曹都督,你我同殿为臣,理应相扶帮望。>
忻城伯赵之龙长期守备南直隶,为国效劳,其子疏于管教,或有顽劣。>
然我等身为长辈,应以教育为主,岂能乱用军法?岂不让忻城伯心痛?>
依本侯之见,曹都督不如上门探望一二,说个清楚也就是了,你看如何?”>
好阴险的用心啊!>
曹文诏眼角横扫瘦猴一般的刘文炳,立马得出判断。>
他书读得不多,可并不傻。>
这孙子好像是想化解僵局,为自己着想,实则是在忽悠自己。>
可以想象,若自己登门忻城伯府,不管是不是赔礼道歉,这整顿京营也别想继续下去了。>
须知治军从严,讲究上下尊卑。>
主帅因为执行军法军令,要去向下属赔不是,这以后还如何搞?>
“刘侯爷,京营都是家世良好的纨绔子弟,若不严加管教,只怕将来难以征战疆场?>
本督但求不愧对天子信任,不愧对朝廷俸禄则足矣,其他人情琐事,不敢求全。”>
曹文诏拱拱手,淡淡的答道。>
这话很耿直,也很不留情面,令人很难堪。>
刘文炳黑着脸,这家伙油盐不进,看来是打算和他们勋贵杠上了。>
现在只能看皇上的态度了。>
帅堂内气氛陷入沉默之际,外面传来急切的脚步声,一名前哨走进来行完军礼报告道:>
“禀报曹都督,皇上有旨:立即擂鼓点兵聚将。>
皇上现在辕门外等候,要检阅京营。”>
“擂鼓,传令三军……”>
曹文诏不敢怠慢,立即下令吩咐。>
说完,却是丢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勋贵,自顾走出去安排军务。>
很快,西山军营里鼓声阵阵,呐喊声,叫骂声,兵器碰撞声,此起彼伏。>
等了快一炷香的时间,曹文诏急匆匆的跑出营门,扑通一声地跪倒在地说道:“启禀皇上,将士们均已经到位。”>
崇祯皇帝见状微微一点头,随即背着手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