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虚伪对虚伪(3/4)
族虽然号称寿春蒋氏九侯堂,其实不过是分支小宗而已。哪里知道国家大事。世家大族,跨州连郡,闭门成市。隐匿人口,拒交赋税。中原天灾连连,凉州叛乱不绝,幽州乌丸、乌桓、鲜卑侵袭不断。国家无一日不要大把花钱,可是钱从何处来?陛下出此卖官令,还不是为了补贴国用。这竖子一篇《爱莲说》,要是传播出去,岂不是断了这条财源?”
“那阿父认为该如何处理?”
“莫如陛下亲自召见,对他晓之以理。这个郎官免费让他做,让他销毁《爱莲说》。”
“嗯,阿父言之有理,就宣那个蒋子达来见朕吧。”
“陛下,三公、大将军、九卿、诸议郎等请见陛下。”
“陛下,不好了,太学生们又来把宫门堵上了。还集体在外面念什么爱莲说。”
“怎么回事!这事情怎么成这样了。”
“陛下,好像是大长秋(十常侍之一的赵忠)派人把那个蒋通蒋子达给抓起来了。”
“啊!阿母误我!”
光和四年(181年)三月初六,蒋通下狱。雒阳震动,天下士子骚然。
赵忠是十常侍里比较彪悍的那一类。早年朱瑀、王甫、曹节等人发动政变,诛杀大将军窦武。赵忠冲杀在前,深的大宦官王甫、曹节等人的赏识。此后二次党锢之祸,也是以下手狠辣著称。概而言之,是一头好狗。
既然是狗,头脑就差了点。听说蒋通这个小贼有可能断了他卖官收钱的生意。赵忠真是一股怒火从两肋升腾而起。反正这厮以前跋扈惯了。二次党锢之祸的时候也是直接就到人家家里拿人的。这次干脆点起廷尉里的狱卒,很干脆利落的把蒋通给抓进了廷尉狱。并且很嚣张的表示,待得禀明陛下,就将这小贼的狗头砍下!
蒋通是笑嘻嘻的认捕的。这厮本来就怕朝廷里的宦官智商还没低到一定程度,把这事儿给冷处理了。昨天等了一天都没人来抓他,他还有点感叹怎么大汉朝的行政效率也这么低。结果第二天看见赵忠这傻狗怒气冲冲的跑来抓他,真是高兴坏了。
中国历史上,除了郑和等极少数宦官。大多数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宦官,都没有好名声。非但如此,反而很多都是所谓的“穷凶极恶”之辈。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掌握史笔、控制社会舆论的都是士大夫。士大夫们对这种身体残缺不全的人天然的带有优越感和鄙视心理。又因为宦官权利大盛的时候,往往是皇帝对士大夫的权利过大,贪得无厌过盛感到不满甚至恐惧,而不得不放出宦官这头恶狗来咬他们。阴阳人,又经常来咬他们。掌握了史笔的士大夫能把宦官写好才怪了!
具体到汉末,两次党锢之祸,宦官集团是把士族集团给往死里得罪了的。双方的仇恨,看看曹操后来被陈琳给骂得有多惨,就能体会一二。再加上到了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虽然造成这样的局面,外戚、宦官、士族都是罪魁祸首,彼此之间大哥不说二哥。但是掌控了社会舆论的士族,自然知道把矛盾转移:天下这么糟糕,都是宦官蒙蔽圣上导致的。天下的事,就是被这帮子阉竖给搞坏的。所谓谎话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这样的论调唱多了,搞得士族自己都相信:自己兼并土地,欺压小民对社会是没有危害的。宦官兼并土地,欺压小民才是造成民怨沸腾的主要原因。所以,汉末时期,宦官和士族阶级那就是势成水火。
于是蒋通这样的士族子弟被捕,士族的反应就很强烈了。等到追问事情的根源,《爱莲说》被广泛传抄后。士族这种寄生虫一般的生物,居然也沸腾起了热血!
事情的起因是买官交不交钱的问题。说实话,士族对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很不爽的——本来官位这东西都差不多被我们士族给垄断了。以前是不交钱也可以做。做了之后自然可以贪污受贿。现在做个官居然还要额外交钱,虽然一样可以贪污受贿,但是买官的那笔钱也是钱啊!没错,皇帝陛下拿到这笔买官钱后,是拿了一些来补贴国家用度。但是皇帝你也拿钱来享受了的啊!那些经手买官卖官的宦官也贪了很大一笔啊!最最关键的是,这笔钱为啥宦官可以贪?我们却贪不到?
还有,我们是士族啊。讲究的是诗书礼仪传家。虽然大家都知道书上的东西信不得,但是面子上得摆出一副道德圣贤的摸样啊。皇帝陛下你现在说不交钱不给官做,是逼着我们斯文扫地啊。看看崔烈那厮吧,花了500万买了个三公做(1),结果名声臭了一条街。皇帝陛下你这是逼着我们不要名声啊。士族,就是伪君子伪到极致的代称。虽然伪,但毕竟是君子。凡事还是讲究个脸面问题的。皇帝陛下现在把我们的脸给打了。揭露了我们宁愿不要脸也要当官的本质,我们还是顶尖级的伪君子吗?还是士族吗?
所以,当蒋通剽窃的《爱莲说》被广泛传抄后,单纯的青年士子和不明真相的平民自然是热血沸腾。而老奸巨猾的那些士族掌门人们,也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激动起来:这是个机会!
于是,在又可以恶心宦官集团,又能为自己求得利益的双重激励下,自私自利的士族阶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